2017-04-26

遊樂區的衝突,分開就好

每次,帶孩子出去,最擔心的就是欺負別人,或者被欺負。

欺負這種定義很難拿捏,有時候是爭奪,有時候是情緒,然後互不相讓的時候就看誰先出手。在孩子圈打滾這些年,遊樂區,遊戲池裡的衝突,即使媽媽在旁盯著,也都難免會發生,發生了其實也沒有不好,孩子在每次的狀況裡學習,一邊看著大人會怎麼處理。

「我沒有錯,媽媽相信我嗎?」 or

「我錯了,媽媽會發現嗎?」

由大人給的結果,往往不一定是答案的100%真實性,孩子看著大人的反應,也在學習著。

A「他看到我們在玩就進來搶走我們的東西,我們不給他,他就搶走,我們搶回來,他就打我們。」

B「我問他可不可以一起玩,他們說不可以,我拿地上的玩具,他們說是他們的不給我玩,還把他搶走,我搶回來就打我!」

哪個對?哪個錯?孩子都心知肚明,是那個當下,我不讓你,你不讓我造成的。真的要裁判,若非調監視器(如果沒收音,還不一定能查個精準)很難保證絕對無錯誤。


週末參加孩子的活動,弟弟兩次哭著回來~原來被年紀稍大的哥哥欺負了。

朋友聽完孩子的敘述雖然氣憤,但還是很客氣地找到對方的媽媽:「不好意思,這位哥哥是你們家的孩子嗎?他跟我們的孩子有點衝突,可不可以幫忙一起把他們分開,孩子難免會打鬧,沒關係的,分開就好。」

這句話,說得真好!對方媽媽也很樂意地一起處理,分別把孩子帶開,大家都有孩子,都能同理,本來也許演變成互相指責的畫面,也迅速和平收場,孩子們依然開開心心地玩,衝突飛到九霄雲外。

「哥哥用球丟你當然不對,他以為他在跟你玩,你下次如果不想玩,一定要大聲告訴他:不要再丟我了,我不想玩,然後離開,好嗎?」

被欺負的孩子會不會太委屈?其實在分開後,各自玩,孩子立刻就忘了。能放心、安心地繼續玩,就是孩子最希望的解決方式了。弟弟眉開眼笑,又鑽進人群裡。

如果態度很好,不是帶著惡意的情緒請求協助,我想,會帶孩子去遊戲區的家長,都是理智好溝通的。期許孩子們,都能在每次的狀況裡,擁有正向的經驗,來茁壯每一步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