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1-27

【心情】媽媽朋友

當了媽媽後,不斷會認識許多『媽媽朋友』。有的是鄰居,有的是網友,有的是孩子學校同學的媽媽...彼此孩子大多年紀相仿,自然而然就有很容易靠近,成就了這難得的緣分。


『媽媽朋友』認識得快,也熟絡得快,因為有了孩子後,生活重心整個不同,與單身或還沒有孩子的朋友,不自覺地越來越少聯絡。有一次帶著6個月的糖糖與單身的朋友吃飯,孩子一哭,朋友就立刻跟糖糖說:『不要哭了!』我也會立刻抱著孩子走一走安撫。整頓飯下來,聊天也沒聊夠,飯也沒吃飽,筋疲力盡...因此,除了話題不同外,一方面也不好意思帶著孩子約會,幾次後就發現,聊天常被孩子打斷(孩子年紀小時情緒不穩,年紀大一點就是一直叫媽媽),對方若沒經驗碰到孩子吵鬧也手足無措...久了,與一下就能被理解的『媽媽朋友』們赴約,就變得安心許多。這篇,主要是想記錄,6年來修的這門『媽媽朋友人際關係學分』血淚史^_^。



孩子還在肚子裡的時候,就開始有『孕媽咪朋友』,互相分享懷孕的不適與欣喜,充滿希望孕育出健康的寶寶;孩子上學前,一起懷孕生子的朋友,或產後認識的朋友,互相交換育兒心得,新手媽媽遇到問題也有人傾訴,不再那麼無助。孩子上幼兒園,開始有因為孩子的交誼而認識的『同學媽媽』...這些,都是一路相伴的『媽媽朋友』。


6年多前,網路社群的快速擴展下,認識與不認識的『媽媽朋友』迅速聚集,即使不常碰面,藉由網路,也能陪我渡過煎熬的安胎時期、煩躁的新生兒時期、邊學邊練的新手育兒時期...當時,與媽媽朋友們的互動,在我一天中,佔很重要的一部分。因為當時只有一個孩子,懷老二安胎前,只要有發起『媽媽朋友』的聚會,就算不熟,都會想辦法參加,想多認識點同伴,孩子有伴玩,大人可以聊天解悶...回想初期的時候,聚會是新鮮的,有趣的,很好玩!


生了老二後,原本就不多自己的時間,更是大幅地減少,常年以來都是重度網路使用者,又忙又累時,更是把網路的社群看得比甚麼都重要,一有空就是在電腦前舒壓,喜怒哀樂都想與媽媽朋友們分享。網路的互動,速度,回應,態度,感受...每一絲一毫都牽絆著我整天的心情。自己的個性使然,很多事情都看得很認真,有一陣子,覺得不但沒有放鬆,反而好累。例如:有時因為忙,沒有來得及即時回覆,怕對方感受不好;有時候當下像講話般打出文字,再回頭看覺得當時也太直白了(認真檢討過-表情符號很重要><");有時候無心傷了人,有時候則是自己很受傷...覺得『媽媽朋友』間人際關係比過往職場友誼還糾結。


大約2年多前的某一天,我突然清醒了!實際的原因我也記不起來,只記得,我想把寶貴的時間重心拉回家庭:自己的家,自己,老公,孩子,以及重要的親友。其實與還沒清醒前,實際的改變並不大,但心情態度完全不同。不是不交朋友了,而是更專注且真誠地對待真心的好朋友。當時認識非常多的媽媽朋友,5%是原本的好朋友,10%是當了媽媽後認識且互動良好的好朋友,其他85%都是網友、或者藉由聚會認識一面之緣的新朋友。


與所有認識的『媽媽朋友』頻繁交往時,總不自覺互動比例增加,努力扮演好成為其成員一份子,所花的時間心力相對多了許多;真心的好友得到我的付出也相對降低。『雖然很想對幾位合得來的朋友特別好,但又怕其他的朋友不舒服』這種感覺讓我一直很困擾。


例如:初識不熟的網友,想約碰個面,即使不熟也不好意思拒絕(拒絕了好像不近人情);幫好朋友處理一件事情,其他認識的人也相繼地來請託同樣的事情(好朋友因為有交情才幫忙,其他人不幫好像顯得太小氣);若只邀請幾位好朋友來家裡玩,沒多久就會接到好多"下次甚麼時候換我去妳家"的詢問(因為一次待客就要忙兩天,幾次下來覺得好花心力,不敢再約了);如果聚會,沒有參與,好像自己就失去了其中一員的資格(真正的好朋友,沒辦法參加都能體諒,而不會變成壓力)...諸如此類,本身就不是交際花的灑脫個性,無形的人情壓力著實讓自己累得喘不過氣來。用心的交際,是很花時間,花精力的,如果能力體力許可,真的很想面面俱到。於是,驚覺自己分配的比例明顯不對了,該是修正的時候了!


起初的第一個改變,就是減少聚會,只參加原本就無話不談好友的活動。一開始很不習慣,尤其大家聚會完,網路或社群都會被歡樂的照片洗板,好像自己被隔絕在外了,不適應了一些時間。這時,我會找個目標轉移注意力,在家的時間變多了,於是期許自己多學點料理,早餐午餐到晚餐盡量通通都能自己來並樂在其中...這是最初的收穫。


雖然少了聚會,但上網的時間還是佔了非常多,接著第二個改變,就是退出噗浪,FB刪掉少互動的朋友,只留下約50人的親友。少了一個地方互動後,時間足足多了一倍!然後提醒自己把想說的話寫進BLOG,讓靈感還是有地方抒發--雖然事實證明,當減少網路使用,BLOG也減少更新了:D。適應後,回想過往,覺得美其名舒壓的聊天,其實浪費不少時間...。


在友誼上,開始不再"誰都好",雖然認識,也不代表就必須付出"一視同仁"。『人是互相的,別人對我一分好,我必回報多三分,但不能只看見我對別人的回報,就以為我對朋友如此付出都理所當然。妳只看見我給她2顆糖,就怪我怎麼只給妳1顆,其實妳不知道她先前已經給我1顆糖了。』不太熟的朋友越多,越容易產生誤會,而且解釋起來也無力,最好的方式,就是少花時間在不對的人身上。


這些年來的重心轉移,出門用手機的時間大幅減少,FB更是有一搭沒一搭,沒空與朋友互動,也少更新近況,2014年7月進一步做了一個決定,把個人的FB朋友全部刪除,僅留下"粉絲團"。粉絲團的使用,就像小型的BLOG,沒時間寫成文章的,就在粉絲團記錄。FB零朋友的實際狀況讓我很意外:很自然地,平常沒在互動的朋友就更淡之;真心的好朋友私下反而聯絡得更緊密...真誠的友誼不減反增;且用心在家庭裡,先生與孩子感受到的愛與回應讓我感到豐足。


並不是,從此之後,就不交新朋友了,而是更敏銳地交往合拍的朋友,少了花時間在"所有人"身上的互動,把時間留給最真心的、最舒服的、最適合的友誼。最少耕耘在網路互動&聚會的現在,卻是我擁有最多真心好朋友的時候。


我好珍惜

即使已讀不回,都不會想歪彼此是不是在生氣的朋友
即使話說到一半就去忙,都不會以為自己是不是講錯話的朋友
即使跟其他朋友聚會,都不會擔心彼此會拿私話當八卦的朋友
即使不想不要不願意,都可以直接明白告訴彼此的朋友
即使不用解釋,也都相信彼此絕無惡意的朋友
即使分享開心的事情,可以不用擔心彼此會比較的朋友
被開玩笑,也能笑得很開心,彼此都很大方的朋友
彼此句句真心,不需要猜測翻譯才聽得懂真心話的朋友
樂觀正面積極,能彼此鼓勵向前向上的朋友
價值觀、人生觀接近,就算彼此看法不一致也不遠的朋友
默契絕佳,氣味相投,一點就通,擊掌圖用到膩的朋友
碰面可以享受不說話也不用急著講點甚麼化解尷尬的朋友
育兒觀接近,就算不同也不會否定或干涉彼此的朋友。


自己如此有幸,擁有許多值得珍惜的好朋友,但不代表我能跟每個人都成為這樣的好朋友。合則來,不合則去,經過了幾年,我的心態也改變了許多,發現,我們總是在幾段友情裡受傷後,才能控制自己在友情裡收放自如,學著每個片段都真心,相處的時刻都舒服愉快,然後不要有得失心,就能遇到價值觀一拍即合的彼此。朋友不只侷限"老"的好,"適合舒服"比甚麼都重要。尤其是有了孩子後,相處最頻繁的『媽媽朋友』,若能遇到一拍即合,進而成為知己,夫復何求...


『媽媽朋友』,是一種很奇妙的緣分,因為"有孩子這個共同點"迅速熟稔的交誼,與職場間的同事、求學過程的朋友...完全不同。聽過不少例子,孩子的爭執最後變成大人一發不可收拾;或大人的怨懟讓友好的兩個孩子停止了情誼。少了比較,計較,妒忌,猜疑...舒適不為難的相處,也可以如此容易。比我好相處的人太多了!反省的同時更多是檢討自己,『媽媽朋友』這門人際關係的學分,我修了6年,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模式!^_^我不是個完美無缺點的朋友,只要在好朋友的心中,我也是適合她的,就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