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11-17

媽媽,為什麼我不可以送東西給朋友?



『孩子間的收送與贈與』這個主題好像有點嚴肅,但這主題一直以來都很想寫,大概從糖糖幼幼班就開始琢磨了吧!虧我能忍這麼久,可能我當時覺得,姊姊只是個案吧!(笑)

昨天,乖乖一下娃娃車,很激動興奮揮舞著手上的樂高人偶告訴我:
「我明天要把我這隻蝙蝠俠送給XXX」
「為什麼?」
「因為他說我送他,他明天要帶糖果給我」
「不行!這是爸爸媽媽送你的東西,怎麼可以隨便送人?」
「那等我要玩蝙蝠俠再跟他拿回來就好啦!」
這就是,中班小班的孩子,『收送與贈與』還無法理解的階段,糖糖也經歷過,現在輪到乖乖了。



幼幼班時期,糖糖只要帶回貼紙,髮夾,亮晶晶的小東西...通常我都會非常緊張,一一盤點後,與老師確認:哪些是該拿的?哪些是不該拿的?尤其有了「閨蜜」後,約莫小班,兩三個小女生好朋友就會開始交換東西:身上的飾品,貼紙,文具,衣物...

『千萬不要指責孩子這是偷東西』老師曾經這樣提醒我。

因為孩子總是喜歡別人的東西,在這年紀的孩子是無法正確判斷『借是甚麼?給是甚麼?看到喜歡就拿回來是甚麼?』因此會有這樣的過程。而師長,就是要在這階段,苦口婆心地,給孩子每次正確的機會教育。

而小女生被禁止光明正大交換物品後,就會私下偷偷交換,媽媽要在尊重孩子的行為裡,檢查孩子是否有異狀,有時候還是不容易。於是媽媽之間,就會互相詢問:『這是糖糖說要給我女兒的?明天讓孩子帶回去還妳。』


『為什麼大人就可以送東西給別人我不行?』糖糖問過我好幾次

「妳為什麼要送給她?」
「因為她很喜歡,她叫我送她,而且她也有送我東西啊!」
「這東西都是她爸爸媽媽買的,不是她自己的,所以不能收;你的東西也是爸爸媽媽買的,是我們送你的,妳這樣隨便送人我們會很難過耶。」
「可是我真的很想送他東西啊!」
「那妳可以畫卡片,或者自己用串珠作手鍊、項鍊,彩虹圈,拼豆...這種媽媽同意,因為是妳自己做的作品。」

但自己的作品有限,分享的心情難耐,大班的時候,還是會發生:在教室跟朋友交換東西;娃娃車上跟朋友交換東西的狀況。

我曾經也迷惘過。給孩子的東西就是她的,只要不誇張,送朋友應該可以?但只要開放了,就很難拿捏,孩子總是不斷挑戰父母的極限:D

『如果是貼紙,或者小文具的交換呢?』大班時,我問老師

『因為孩子的價值觀與大人的不同,貼紙上印的圖案在每個孩子的心中地位也不一樣,用一張貼紙換一枝筆,或者一支筆換一個髮夾,不只是價錢上的價值,還有孩子本身定義的價值。也許孩子覺得拿了這張公主貼紙超級寶貝,好喜歡,賺到了!但父母可能會覺得,孩子是不是被欺負了?怎麼一張貼紙換走孩子的一個橡皮擦?所以最好的方法,就是全面禁止。」老師的一番話讓我大徹大悟,至今仍記憶深刻。

有一陣子,只要看到糖糖手中出現"陌生的東西",或者甚麼東西不見了,總是讓我又捏了一把冷汗。孩子愛分享愛交朋友的個性不能抹滅,但觀念一定要正確。還好,在同學媽媽之間的默契,互相提醒教導之下,這種狀況是會改善的。小學後,就好多了。

學校是禁止收送禮的,無論師長或同學之間都禁止,有白紙黑字明文規定【不送禮,不收禮,讓我們把禮放心裡;不借慶生或旅遊歸來名義送禮或請吃東西(可送祝福卡片)】這點真的很棒!人際關係的這條路還很長,孩子家長都有共識,親師合作,一定能給孩子一致正確的價值觀。

隔天,再跟乖乖的老師詢問,看來『蝙蝠俠交換糖果的事件』沒有上演,下課後問了乖乖,他根本也忘了這件事,呵呵,媽媽也跟著鬆一口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