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身的時候,我的老闆跟我說過一句話:「有小孩後的好處是, 妳沒有一天會感到無聊」。當時無法體會,但這幾年有孩子後的日子真的是「一點都不無聊」,應該說,以前“感到無聊的時候”真是奢侈啊!多想搭時光機回去雙手用力搖自己的肩:「好好珍惜啊!有了孩子後,想無聊都沒機會啊!」
近期整日的行程是塞滿的時間表,但還是擋不住有很多想做的事,因為有了孩子後的生活,不但不無聊,而在多了一個角色後,也同時多了想做想學想完成的事,真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。
因為時間不夠,所以想做的事更要立刻做
最近只要碰到朋友就會被問上的問題「你是不用睡覺嗎?」
『要,我如果累到「沒動力做事」的時候,一定會好好去睡覺的。』
當筋疲力盡時,淺眠人(我)才能啟動深層睡眠,好好睡一覺,隔天神采奕奕。淺眠人真的很痛苦,睡越久越累,
不如累個徹底,然後睡個徹底,而當一頭熱做某件事情的時候,是一點睡意都沒有的。
用零碎時間找樂子吧!
我是個很三分鐘熱度的人,但我的三分鐘熱度是誰都阻擋不了的哪種強度。會讓我停下來的方法,就是讓我做,然後遇到挫折,產生倦怠(很快),就會停了。快的話可能10分鐘找資料發現太困難就打消念頭 呢!😀
但是三分鐘熱度的過程中,如果產生成就感,或者因為嘗試的過程中產生更濃厚興趣,就會“在那個時候沈迷下去”,雖然還是會有結束的時候,但停了一陣子,某一天又會被生火,複習一下再繼續升級。
每次的三份鍾熱度,都是能力一點一滴的累積
也因三分鐘熱度,想做就非得做的個性,遇到困難也能越挫越勇,一次又一次(每次可能間隔一段時間這樣)的嘗試練就平淡看待失敗,因為接下來頂多就是選擇停止或繼續前進而已,不可怕的。
拿料理/烘培來說,把食譜問到透徹才執行,我實在等不及。有時候即使缺一兩樣東西,我都會用嘗試的心態做,然後在每次出爐後得到寶貴的經驗,為下一次的成功累積戰鬥力。所以我常常回覆網友,「烘培試是出來的」,只要多嘗試,有基本概念,就算配方差一點都能很成功。
包子、饅頭、麵包、餅乾,其實都是同根生,麵粉&烘培手段的變化而已;料理則是把新鮮的食材弄熟而已。完全不會,就從最簡單的開始,有了一咪咪成就感(「嗚哇!」孩子老公的讚嘆聲),就能不斷累積。
雖然無法看了食譜照著做就變大廚,但只要每一次的經驗累積,就能做出自家的醍醐味。
功課不用作太多,失敗為成功之母
有時候昨晚想好的菜單,早上滑一下IG就改變心意了,所以我後來就養成只要想做的,就二話不說立刻做吧!籌備太久會讓人失去動力,舉個例子,有次很想做餅乾,於是整理好購買清單,網路下單,收到材料後已經是三天後的事,但三天後已經完.全.不.想.做.了...這一沒動力可能材料放到過期的狀況很常發生(現在不會了!我不想被雷公劈)。
或者,興致勃勃想做個甜點,於是找了很多配方,越做功課越覺得麻煩,於是動力被厭惡感超越,就完全提不起勁。而其實經過我長年的經驗,通常一頭熱的成品雖然不一定完美,但也不會太糟,即使「差強人意」但本來就不靠這行吃飯,反而會留下”好像也沒這麼難“的印象,下次就會更好。
買東西也是,我是屬於衝動購物型的人,看到喜歡的東西如果沒有當下買,通常看幾個開箱文,再比個價就冷了,早上想買的東西,晚上回來可能就沒興趣的狀況很常發生。對執行斷捨離來說這真的是好事一件^^。
達到7成,就有持續下去的動力
因為一開始就把沒標準定太高,先做再說。參考太多資料,會覺得越來越難,接著覺得用買得比較快,然後就不想做了。
拿閱讀來說,以A型人來說,我從小都有必須從”第一頁看起“的強迫症。現在哪有這個美國時間,有時間能啃幾頁算幾頁,通常翻到哪裡看哪裡,而一天翻個幾次一本書也就被翻完了,比好好坐著從第一頁翻起來得有效率許多。
不用想著做好做滿,邊做邊學,走走停停然後慢慢精進。
該做的事順便做,熱愛的事專心做
沒興趣的事,我盡量不花時間做;花時間的,一定是喜歡的事:我鍾愛花時間寫筆記本、烘培料理、安排旅行、煮一壺咖啡、逛喜歡的店、上日文課...這些事情都很療癒,會讓我心情很好。
但雜事、家事或其他,我會想辦法愉快且迅速地完成。例如做家事時,就是我追劇的時候;搭車時會一邊聽日文;復健時趁機補眠或滑手機 ...
一天的時間真的不多,但成為媽媽後我的時間都是10分鐘一個單位,即使零碎,但善用行動力也能有大效率唷!